华工丁龙捐建哥大汉学系,百年失踪谜破解:1936 年病逝家乡
1870 年代的广州黄埔港,一艘货轮的底层货舱里,十几岁的少年被铁链锁在木板床上,与几十名同乡挤在一起 —— 他们是晚清被称为 “卖猪仔” 的契约华工。据《近代中国海外移民史》(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6 年版)记载,1840 至 1911 年间,被拐骗贩卖到美
1870 年代的广州黄埔港,一艘货轮的底层货舱里,十几岁的少年被铁链锁在木板床上,与几十名同乡挤在一起 —— 他们是晚清被称为 “卖猪仔” 的契约华工。据《近代中国海外移民史》(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6 年版)记载,1840 至 1911 年间,被拐骗贩卖到美
愿以笔为媒,记录奋进者的足迹,传递探索者的声音,让每一份教育理想都能被看见,让每一簇育人之火都能照亮更多角落。在这里,读懂政策;在这里,看见成长;在这里,找到答案。欢迎投稿,期待您的参与。
日前,贵州得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珍藏着一批珍贵史料,涉及抗战时期国际援华医疗队及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相关信息。当地时间5月27日,贵州赴美访问团一行来到哥伦比亚大学,在哥大图书馆揭开了一段尘封80年的红色记忆。